11月2日,在中超聯賽第30輪比賽中,北京國安主場戰平河南俱樂部,當天工體涌入4.6萬余名球迷;10月1日,中網所有門票售罄,人流量達到4.4萬,再次刷新單日入場人數紀錄……近兩年,體育觀賽消費翻倍增長,閑暇時間觀看幾場體育賽事已經成為大眾的一種休閑生活方式,呈現出蓬勃的消費活力。
從北京、成都兩地公布的2023年居民消費報告中的數據不難看出,觀看體育賽事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激發消費活力、釋放消費潛力中起到愈發重要的作用。日前,北京市體育局委托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執行的《北京市居民體育消費調查》,對北京市16個區4015位3歲及以上的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2023年北京市居民人均體育觀賽消費123.6元,占北京市居民人均體育消費支出3.2%,較去年同期增長19.9%。
《2023年成都市居民體育消費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成都體育消費總規模實現685.8億元,人均體育消費水平突破3000元,成都居民人均體育觀賽消費57.6元,同比增長100.5%,是成都居民體育消費中增長最快的項目。
成都2023年居民人均體育觀賽消費之所以能夠迅速增長,主要是因為成都大運會、乒乓球混合團體世界杯、成都蓉城中超主場等一大批大型體育賽事落地成都,為成都體育觀賽消費增長按下快進鍵。其中,大運會門票銷售超過28萬張;蓉城中超主場成都門票銷售營收5000余萬元;乒乓球混合團體世界杯售票近70000張,門票收入達2800余萬元。
成都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成都積極倡導“體育改變城市”“運動讓生活更美好”理念,持續激發體育消費活力和增長潛力,助力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為城市消費復蘇做出重要貢獻。2024年作為“消費促進年”,成都將站在成功舉辦大運會的全新起跑線上,錨定創建國家級體育消費活力城市目標,通過加大賽事“外引內培”力度,推動體育消費場景上新、業態更新等方式,多措并舉激發居民體育消費活力,滿足居民更高水平的體育消費需求,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觀賽消費的提升不僅受到經濟增長、商業化程度加深、觀眾需求提升等因素的影響,還與科技創新、社交媒體發展等因素密切相關,正是在這些因素的共同推動下,使得觀賽消費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2023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居民體育消費調查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體育觀賽消費支出比2020年增長14.48%。如今體育觀賽消費帶動文體商旅聯動發展,正成為城市居民體育消費中的重要一環。
業內人士表示,近兩年體育觀賽消費增長明顯有多個原因,一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人們愿意為高質量的體育休閑活動支付更多費用。二是體育賽事的商業化程度加深,門票價格、轉播權費用以及相關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普遍上漲,體育愛好者們愿意為更好的座位、更舒適的觀賽環境、更豐富的互動體驗以及更好的服務支付額外費用。三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線上直播和點播服務的普及推動了體育觀賽消費的增長,這不僅滿足了觀眾對于高品質觀賽體驗的需求,也為觀賽消費的增長提供了新的契機。
(記者 張小可)
編校:陸秋萍
審核: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