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依托東南沿海區位優勢及綿延的海岸線、秀美的山川湖泊、豐富的森林資源所形成的自然稟賦,大力推進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福建省體育局等多部門聯合出臺《福建省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構建“體育+文旅”融合發展格局,重點打造馬拉松、自行車、越野跑、水上運動等省級聯賽矩陣,因地制宜開展多元山地與水上運動賽事。
2024年,在系列賽事帶動下,全省共舉辦相關賽事161項,賽事數量同比增長42.48%,吸引人流119.64萬人次,直接拉動消費超17億元,有效激活區域文體旅消費潛力。
水上運動賽事多元綻放
近年來,福建水上運動賽事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2025福州國際龍舟邀請賽匯聚四大洲30個國家和地區的71支龍舟隊、超2000名選手參賽,成為端午節當日全國規模最大的龍舟賽事。
賽事期間,福州創新打造“福龍舟集市”消費新場景,設置美食、游玩、運動健身等30個特色消費體驗展位,并推出持賽事證件游覽三坊七巷、鼓山等10余個景區首道門票的優惠政策。這種“賽事+文旅+消費”的融合模式,有效延伸產業鏈,形成“一人參賽、多人旅游,一日比賽、多日停留”的良性發展格局。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端午節期間全省共舉辦71場龍舟賽事,直接參賽人數超2萬,“龍舟+”催生的多元消費場景為福建文旅經濟注入新活力。除龍舟項目外,帆船帆板、皮劃艇、沖浪、蹼泳等高端賽事接連落地,持續激活福建“賽事經濟”新增長極。
東山島依托優質海洋資源,打造全國帆船帆板冠軍賽、國際風箏沖浪公開賽等品牌賽事,推動“水上運動+文旅”深度融合,塑造區域文旅產業標桿。將樂縣則憑借金溪河生態優勢,連續舉辦九屆皮劃艇槳板馬拉松公開賽,并開發“旅劃”線路,串聯古村、山水等旅游資源,創新打造“劃到哪、旅到哪”的沉浸式模式,實現運動體驗與旅游觀光無縫銜接。
山地運動帶激活區域經濟
福建依托山川森林資源優勢,正將山地運動產業鏈打造為區域經濟增長新引擎。目前,福建已初步形成沿武夷山脈延伸,輻射南平、三明、龍巖等地的鄉村山地戶外運動帶。
各地因地制宜舉辦越野跑、登山、自行車等特色山地賽事,并深度融合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和特色美食,深度激活戶外運動經濟潛力。以張三豐故里·邵武古道越野賽為例,該賽事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十屆。2024年底的第十屆賽事參賽規模達1300余人,線上線下近千萬人次觀賽,帶動當地文旅消費超千萬元,成為福建山地運動的標桿賽事。福建太姥山洞道穿越挑戰賽以“體育+文化+旅游”的獨特定位,自2022年創辦以來迅速崛起。選手在挑戰中領略太姥山“峰險、石奇、洞幽、霧幻”的景致,有效助推太姥山旅游熱度。如今,該賽事已經成長為福建省文體旅融合的新品牌賽事IP。
此外,廈門(同安)越野賽by UTMB等國際賽事的引入,也進一步提升了福建山地運動賽事的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
福建山地運動的蓬勃發展,不僅帶動了舉辦地餐飲、住宿、購物等消費升級,更推動體育用品制造、銷售、租賃等相關產業繁榮,實現生態價值、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協同共贏。
(兼職記者 劉小珠)
編校:陸秋萍
審核:焦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