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全國老年人體育助力鄉村振興交流活動在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舉行。這場匯聚全國老年體育精英的盛會,不僅是一次健身技藝的交流,更是老年群體參與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活動期間,中國老體協相關負責人與浙江臺州、山東淄川、陜西漢陰等多地老年體育代表隊組成觀摩團,深入北川縣永昌鎮福田村與禹龍社區,在藍莓園的果香與社區廣場的律動中,見證體育賦能鄉村的鮮活樣本。
藍莓園里的“五金”密碼
在福田村藍莓園里,10個品種的藍莓果掛在枝頭,宛如藍紫色的寶石。
“體育活動帶來的人流讓藍莓加工產品銷量增長30%,游客現場采摘消費更是直接拉動農戶增收。”福田村黨支部書記鄧靖川介紹,福田村通過“租金、薪金、酬金、集體經濟利益聯結金、特色小院種植現金”的“五金”模式,讓村民在土地流轉、園區務工、技能服務等環節中多維度增收,僅園區務工一項,每戶年均增收超1萬元。
山東淄博老體協相關負責人對此深有感觸,他拿著剛采摘的“藍莓1號”感慨:“2008年淄博援建北川,17年后我們帶著體育隊伍再訪故地,看到震后廢墟上崛起的藍莓產業與體育經濟,這正是鄉村振興最生動鮮活的樣本。”
田間地頭,各地代表隊即興表演的廣場舞與羌笛旋律交織,老年運動員們用載歌載舞的方式,將體育精神與鄉村美景一同攝入鏡頭,成為社交媒體上傳播的“北川名片”。
“這次活動不是簡單的觀光,而是要建立長效賦能機制。”中國老體協相關負責人表示,老年體育助力鄉村振興的核心,在于將健身理念、科學健身指導、賽事活動組織經驗與消費活力同步導入鄉村。
銀發風采耀舞臺
隨后,觀摩團轉場至禹龍社區。社區書記張雪梅介紹,這個安置社區聚居1.7萬居民,其中2000余名老年人。社區通過“嵌入式”體育設施建設,將全民健身理念深度融入基層治理。東岸的多功能運動場尤為醒目,籃球場與乒乓球臺邊,銀發老人與孩童同場競技。“運動場日均接待200余人次,60%以上是老年人,這里已成為鄰里交流的‘新客廳’。”張雪梅說。
一場精彩紛呈的老年體育展示交流活動同時在此上演。活動開場,禹龍社區威風鑼鼓隊以鏗鏘鼓點點燃現場。隨后,柔力球表演《歡迎您到羌寨來》展現羌族風情,太極拳(劍)彰顯中華武術魅力,廣場舞《家國天下》《在希望的田野上》跳出活力與熱愛……活動尾聲的交流互動環節,羌族沙朗的節奏點燃全場,各地老年人手拉手跳起羌族傳統舞蹈,藍莓園的果香與社區廣場的歡笑聲交織成歌。
正如山東威海隊隊長苗俊榮所說:“我們帶來的是舒筋拉力操,帶走的是鄉村巨變的感動,更重要的是架起了城市與鄉村的體育橋梁。”
當記者坐上駛離的大巴車時,注意到現場一角,活動口號“體育讓鄉村更年輕”幾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記者 馮蕾)
編校:陸秋萍
審核: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