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九龍區啟德體育園外側的東籬廣場主場館主入口處,一座約3米高的銀色雕像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來來往往的人群或駐足觀看雕像下方的文字,或與雕像合影。這座名叫《你與我》的雕塑展示了一名手持蹴鞠球、身著運動裝、梳著馬尾辮的女生,伸手拉起坐在地上的另一名同伴。文字介紹寫道:象征著友誼和協作等體育精神。繼續往前走,一座藍紫色相間的圓形體育館赫然出現在眼前,這座體育園的主場館也實現了“我與你”的相融。
融于生活 和于百姓
據工作人員介紹,場館所在位置曾是香港啟德機場的跑道。因為機場位于鬧市,飛機起降對市民生活造成影響,所以于1998年搬遷。此后,老機場空置多年,直到2019年經政府批準,啟德機場舊址迎來第二次生機。“我和啟德的故事很長,剛入職時被派到機場警衛隊工作,后來第二次回到這里當警長。我現在退休了,又回到體育園工作,看到這里的變化感覺特別開心。”啟德體育園策略發展總監鄧竟成說。
跟著鄧竟成的腳步,繼續往主場館內走去。“這座可容納50000名觀眾的體育館,亮點之一是可伸縮的天幕。”鄧竟成指著場館上方,“我們頭頂上的天幕重量有15000噸,相當于1000輛香港雙層巴士的重量。在舉辦球類比賽,或有需要時它會打開,開一次大約30分鐘。”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更好地應對天氣變化,還能避免大型賽事、活動舉辦時因聲音過大而對居民生活造成困擾。
融合項目 一館多用
除了可伸縮天幕,場館地面也是復合型設計,上下分為三層,面對不同應用場景可以切換。“足球、橄欖球、手球比賽需要的地面類型不同,舉辦演唱會或大型集會則需要可拼接地板,場館都能實現。”鄧竟成說。在啟德體育園的歷史展覽館內,不同材質、不同厚度的草皮,以及舉辦非體育比賽的地板均在此陳列。
香港還是首個舉辦國際七人制橄欖球賽的城市,今年的比賽將于3月底進行,屆時將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男女各15支隊伍參賽。中國七人制女子橄欖球隊也將參加本站比賽。“此外,把草皮換掉,改成地板,桌球(臺球)比賽也可以在這里舉辦。”鄧竟成說道。
融合景觀 體驗升級
場館二層專門留有觀景位置,對面是享譽全球的維多利亞港。港口的集裝箱、起重機、輪船忙碌著,一幅屬于香港的生動畫卷躍然眼前。鄧竟成說:“為了這樣的設計,我們犧牲了一些座位,就是要把景觀、賽事進一步融合,給觀眾更好的體驗。”在觀景平臺左右兩側,兩家餐飲店的名字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左側的叫“singlong”,中文意為“青龍”,右邊的叫“baihu”即“白虎”。在兩家店中間,擺放了一些高腳小桌,可滿足觀眾欣賞美景、品嘗美味和觀看比賽的需求。“在館內的隔層,還設有不同大小的57個包廂,以及30多個不同品類的餐廳,可以滿足觀眾的多樣化需求。”鄧竟成表示。
(張斌)
編校:陸秋萍
審核: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