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經濟思想最重要最主要內容。新發展理念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思想引領,高質量發展就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體育賽事是體育產業的核心和引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很大,具有高度的參與性、帶動性和持續性,不僅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能有力推動體育產業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打造充滿活力、可持續發展的賽事經濟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一、創新發展:驅動賽事經濟高質量躍升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通過引入新的技術、商業模式和管理方式,能夠提升賽事的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推動賽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娛樂、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
創新賽事模式,深度融合體育與旅游、文化等產業。北京通過創新賽事模式,提出“一賽一品牌”“一賽一會展”“一賽一特許”“一賽一路線”“一賽一活動”“一賽一潮玩”“一賽一平臺”等舉措,豐富了賽事內涵,吸引了大量群體,形成了多元化消費場景,構建了“參賽—消費—傳播”閉環效應,有效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為體育賽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創新運營模式,立足“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提升賽事產業鏈資源整合配置能力,鼓勵各級各類體育社會組織厚植專業化優勢,提升辦賽能力、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通過與科技、金融、傳媒等行業的跨界合作,拓展賽事經濟的發展空間。
創新政策支持,政府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引導賽事經濟的發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擴大文體旅游消費”“支持各地增加優質運動項目和特色體育賽事供給”,為賽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金融手段支持賽事經濟的發展,鼓勵發展股權融資,提升體育產業直接融資比重。
創新科技應用,利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提升賽事的觀賞性和參與度。通過數字化手段,優化賽事的組織和管理,提升賽事的運營效率。
二、協調發展:構建賽事經濟全域融合新格局
協調發展是構建賽事經濟全方位格局的核心理念。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區域協同、促進產業融合等策略,實現可持續發展。
賽事經濟的發展需要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各區域的優勢,避免資源浪費和同質化競爭。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通過整合資源,舉辦跨區域的體育賽事,可實現區域內城市之間的協同發展。廣東、香港、澳門共同承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三地協同提升了賽事的影響力。
賽事經濟的發展需要城市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賽事體系。北京立足“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發揮體育賽事“經濟+”拉動作用,以北京雙奧國際賽事名城建設為契機,形成具有高持續性、高知名度和高商業價值的橫向聯系、上下貫通的北京“雙奧100”賽事體系,優化整合體育空間資源和賽事資源,構建“一環、四區、N場景”賽事布局,推動構建“賽事+”生態發展格局。
三、綠色發展:引領賽事經濟生態化發展新路徑
綠色發展不僅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賽事經濟的綠色發展需要貫穿賽事的全過程,從賽事策劃、組織、運營到賽后利用,都要體現綠色理念。賽事組織方應積極采用環保技術和材料,減少賽事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杭州亞運會主火炬使用零碳甲醇燃料,帶動綠色消費理念的普及。賽事應制定明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場館建設到運營,要借助新能源技術,減少碳排放。北京冬奧會“冰絲帶”場館采用二氧化碳制冰技術,不僅提高了制冰效率,還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通過落實綠色辦賽理念、推動綠色產業融合、應用綠色科技創新,賽事經濟不僅能夠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還能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推動賽事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四、開放發展:拓展賽事經濟國際化新空間
開放發展是提升賽事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加強國際合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是打造國際一流賽事的關鍵手段。作為“雙奧之城”,北京憑借豐富的辦賽經驗和強大的城市資源,已申辦成功2026年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2027年世界田徑錦標賽、2029年世界游泳錦標賽等國際知名賽事。通過引入國際賽事,不僅學習借鑒了國外先進的賽事運營管理經驗和技術,還可能吸引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和賽事品牌運營、體育經紀、體育金融、體育保險、體育咨詢等企業落戶或設置區域總部,進一步提升賽事資源的全球化配置水平。
鼓勵“走出去”參與國際體育賽事交流是開放發展的重要體現,具有深遠的意義。從經濟角度看,有助于拓展國際市場,吸引國際資本與人才,推動賽事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從文化層面審視,能夠傳播中國體育文化與價值觀,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從社會視角分析,參與國際交流可以增強國際體育合作,促進多元文化交流與融合,提升中國在國際體育舞臺上的影響力與話語權,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五、共享發展:賦能賽事經濟普惠型新價值
共享發展是賽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目標與價值取向,其關鍵在于實現賽事成果的廣泛普惠。通過共享賽事資源,降低參與門檻,讓更多人能夠觀賞高水平賽事,促進體育人才的培養,提升全民體育素養,使群眾在賽事經濟帶動下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共享健康與快樂。共享發展能夠優化資源配置,減少閑置與浪費,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此外,共享機制還能促進社會公平,推動賽事經濟效益更好地惠及當地,帶動旅游業、餐飲業等服務業發展。在國際化層面,共享發展能夠提升賽事品牌價值與國際影響力,吸引更多國際參與者和觀眾,展示國家形象、綜合國力和文化魅力,為賽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打造高質量賽事經濟的根本遵循。只有堅持創新發展,激發內在動力;協調發展,構建全方位格局;綠色發展,走生態路徑;開放發展,拓展廣闊空間;共享發展,實現社會價值,才能推動賽事經濟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作者/婁小晶 北京市木樨園體育運動技術學校(北京市排球運動管理中心)校長]
編校:陸秋萍
審核: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