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戶外運動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騎行、登山、越野、滑雪等運動日益融入百姓生活,掀起全民參與熱潮。與此同時,戶外運動市場規模也在持續擴容,成為體育產業乃至經濟領域的新興增長極。這一趨勢不僅催生了龐大的消費需求,還在政策紅利與市場活力的雙重驅動下,為產業鏈上下游帶來深度變革的契機。
在市場需求與政策利好的雙重驅動下,戶外運動裝備制造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數據顯示,中國戶外裝備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675億元增至2023年的872億元,預計2028年將突破千億元。本土品牌在技術研發與創新上持續突破,產品功能性與耐用性顯著提升,以高性價比贏得消費者青睞。如凱樂石、探路者等品牌通過自主研發,推出輕量化沖鋒衣、防水登山鞋等爆款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攀升。與此同時,國際品牌加速布局中國市場,安踏集團收購始祖鳥、薩洛蒙等專業戶外品牌,進一步加劇行業競爭,推動行業整體升級。
戶外運動服務業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各類戶外俱樂部、旅行社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消費者提供專業出行指導、線路規劃、裝備租賃等一站式服務。北京某戶外俱樂部推出“親子露營+自然教育”套餐,將戶外運動與教育相結合,吸引大量家庭參與。此外,戶外運動與文旅、科技、教育等產業的融合不斷深化,形成“露營+音樂節”“騎行+鄉村旅游”等創新業態。科技賦能方面,智能騎行設備、虛擬劃船訓練器等科技產品打破時空限制,構建線上線下協同新模式。某線上健身平臺目前已覆蓋包括跑步、騎行、滑雪等超60種運動品類、100多個分享模板,與50+外部硬件設備打通,讓運動記錄變得更加簡單。
盡管市場火熱,但戶外運動產業仍面臨諸多挑戰。其一,市場滲透率有待提升,特別是專業戶外運動領域,消費者認知與參與度仍不足。其二,場地設施建設滯后,熱門項目如滑雪場、攀巖基地等因投資門檻高、建設周期長,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其三,行業標準化程度低,產品質量與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影響消費者體驗與行業聲譽。
面對戶外運動領域涌現的機遇與挑戰,產業各方唯有攜手共進方能行穩致遠。
首先,政府層面應更積極發揮引導作用。一方面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例如規劃建設國家級戶外運動公園、對滑雪場等關鍵設施給予補貼等,為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其次,企業層面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企業應著力強化技術研發與品牌建設,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行業標準化工作也需同步推進,建立統一的質量認證體系,規范市場秩序。
再次,社會層面的參與和認知同樣重要。應加強戶外運動的安全教育與專業知識普及,可以通過社區講座、線上課程等多種形式,提升公眾參與戶外運動的安全意識和專業素養。
(王輝)
編校:陸秋萍
審核: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