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提升職業聯賽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辦人民滿意的聯賽,是足球領域深化改革的目標之一。改革裁判選派與評議方式,推出足球社會監督員制度,成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聯合會……近年來足球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化,多措并舉推進聯賽治理的局面正在形成,推動聯賽賽風賽紀穩步向好,競技水平逐步提升,市場持續回暖。
以問題為導向找準改革突破口
多年來,職業聯賽的裁判問題屢屢成為普通球迷和足球專業從業者的話題焦點。人民群眾關心什么,改革就聚焦什么。去年,中國足協公布《關于加強和改進足球裁判公正執裁的若干措施》,并以此為依據制度化、常態化開展裁判評議,不僅對俱樂部提出申訴或意見反饋的判例進行評議,而且對于無人申訴但是裁判委員會認為值得重點關注的特殊或經典案例同樣也會開展評議。國家體育總局及中國足協紀檢部門干部、權威媒體代表、足球社會監督員代表等列席會議,全程監督評議流程。這種評議裁判的方式有力促進了職業聯賽的裁判隊伍建設,直接倒逼執裁者綜合能力與素養的提升,帶動行業參與者與廣大球迷更好地了解規則、學習規則、相信規則、遵守規則,不斷增強和鞏固社會各界對裁判、對足球,乃至對整個行業的信心。
自裁判評議制度推出以來,從最近兩個賽季來看,過度、過分聚焦“裁判”的慣性在明顯改變,這直接帶動了比賽質量的提升。
本賽季中超聯賽前16輪累計進球395個,較2024賽季同期有所增加;黃牌529張、紅牌28張較去年有所下降;場均凈比賽時間為53分19秒;場均高強度跑動距離為17992米;違規違紀事件16起。此外,本賽季中甲聯賽前16輪累計進球329個;黃牌551張、紅牌14張顯著低于去年同期;場均凈比賽時間為51分11秒;違規違紀事件8起,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3%。中乙聯賽前19輪累計進球521個;黃牌809張低于去年同期,紅牌46張與去年持平;場均凈比賽時間為53分07秒,略高于去年同期。發生違規違紀問題33起,較去年也有下降。
除了備受矚目的裁判評議制度之外,去年足球社會監督員制度的推出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一年來,社會監督員獨立開展監督工作,有效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足球社會監督工作有突破有亮點,但作為一項創新嘗試,也還有不少改進空間。截至目前,所有社會監督員均已參與過監督工作,累計參與協會各項工作監督238人次,研提意見建議352條,有效履行了宣傳政策制度、監督規范履職、發現風險隱患、反饋意見建議等工作職能。在過去一年中,25名社會監督員53次擔任賽風賽紀監督員,直接接觸和了解了職業聯賽、全運會、中青賽、三大球運動會等重點賽事的競賽組織工作。除10名球迷組織社會監督員需要回避外,其余31名社會監督員共77次旁聽裁判選派、61次旁聽裁判評議,從聘任起全程監督了每一次裁判選派和評議工作,有力地為協會裁判管理和評議工作增強了公信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各位社會監督員不但積極參與監督工作,而且從各自不同的信息渠道廣泛了解民情民意,積極為足球事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持續深化改革提升聯賽治理水平
今年1月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聯合會成立,意味著足球職業聯賽管辦分離改革邁出了實質性步伐。中足聯的成立是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面深化足球改革的重大舉措。推進職業聯賽管辦分離改革是深化足球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標志,是促進職業聯賽健康穩定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堅決鏟除腐敗問題、凈化足球行業風氣的必然要求。改革的不斷深入,必將拓展出新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聯賽是中足聯錨定的努力方向。
自2025賽季職業聯賽開賽以來,中足聯積極推進各項組織與管理工作,出臺一系列促進聯賽治理的新舉措。《中足聯職業聯賽議事委員會工作規則》的發布,更好地發揮了職業聯賽議事委員會在俱樂部共商、共建、共享過程中的關鍵作用,提高了決策的民主化與透明度。中足聯還發布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推動聯賽制度建設的標準化進程,制定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等補充性文件,并組織了系統培訓,提升聯賽運營的專業化水平。
為進一步加強賽風賽紀管理工作,中足聯延續并深化了2024賽季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通過發布《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聯合會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聯賽“五見面”“五到位”工作的通知》,推動各聯賽責任主體共同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中足聯紀律與道德委員會自成立以來,積極開展紀律與道德準則培訓工作,理順工作流程,依據準則對違規違紀行為及相關如擴展執行、球員申訴等案件進行處置。
截至7月16日,中足聯紀律與道德委員會共召開聽證會議、討論會議等32次,作出處罰決定55份,其中,中超15份、中甲5份、中乙32份,其他涉及不執行生效決定書的追加處罰5份。針對球員的處罰決定19份、官員15份、俱樂部13份、賽區11份。結合中超、中甲、中乙賽歷及俱樂部意愿,中足聯紀律與道德委員會于4月至6月完成職業聯賽52家俱樂部56支球隊15期紀律準則培訓。培訓結束后,圍繞違規違紀案件多發區所涉的紀律與道德準則內容,委員會對參訓人員進行了測試,測試合格率約為95%。
不斷提高聯賽治理水平是廣大球迷的意愿和民心所向,這直接體現在了聯賽的球市數據上。本賽季中超前16輪累計上座人數達3116544人,場均24348人,比2024賽季同期2490112人,場均19454人,增長了25.16%。據統計,共有85369名球迷前往客場為自己的球隊加油助威,體現了球迷的熱情與流動性。此外,中甲聯賽前16輪累計上座人數為928563人,場均7348人;中乙聯賽前19輪的累計上座人數為522480人,場均2292人,顯示了基層聯賽的強勁吸引力。其中,大連英博連續刷新中超聯賽的上座率紀錄,連同北京國安、成都蓉城等成為現象級球市。無獨有偶,在云南玉昆主場,商戶展銷非遺、文創、特色農產品等,形成足球觀賽與商品展銷、文化體驗交融的獨特場景,成為球迷觀賽體驗的延伸舞臺。
足球熱情與人氣具象化地展示了職業聯賽的發展態勢。為提升球迷觀賽體驗,推動比賽日賽場經濟和贊助品牌銷售轉化,中足聯倡導各俱樂部加強比賽日氛圍營造,創建賽場消費新場景和觀賽新體驗,一是在超甲乙各級聯賽商務管理規定中完善相關條款,鼓勵主場俱樂部在比賽日開展各類活動,明確了比賽日活動申報流程,并在實際工作中給予各俱樂部及時和詳細的指導。二是繼續執行中超聯賽贊助商與俱樂部互動激勵政策,完善互動項目并提高激勵費用。截至中超第16輪、中甲第15輪、中乙第18輪比賽,比賽日運營成效顯著。中超贊助商在比賽日當天場內外舉辦的活動累計達501次。超甲乙各俱樂部自行舉辦的比賽日活動總數達到439次,其中中超俱樂部293次、中甲俱樂部115次、中乙俱樂部31次,均超過了2024年全年活動數量(總計361次,中超262次、中甲71次、中乙28次)。
多措并舉,久久為功,推進職業聯賽從“粗放擴張”向“精細治理”轉型,從“競賽質量、商業價值、社會責任”等不同維度形成良性循環,辦人民滿意的聯賽是足球人始終不變的追求。
(記者 馬藝歐)
編校:陸秋萍
審核:焦一佳